留余文化征文大赛大奖揭晓
近日,由县政协、县留余文化促进会与《今古传奇》杂志社联合举办以留余文化为主题的征文大奖赛在湖北武汉揭晓。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本次征文活动共计收到1035篇来稿,经过主办单位组织评委、专家,对参赛的全部作品和文集,进行了公开公正公平的严格评选,最终评出一等奖2名、二等奖3名、三等奖5名、优秀奖10名以及入围奖20名。
从今天开始,名城霞浦公众号将陆续推出这些获奖的优秀作品,以飨读者。本期给大家推荐的是入围奖其中的2篇作品。
●入围奖作品:
5、留余传家(散文)湖北 李伯华
6、人生何处不留余(散文)浙江 龚远峰
05
留余传家(散文)
湖北 李伯华
夏秋之交,在行政机关上班的儿子给农村结对帮扶家庭送去2000块钱,祝贺帮扶家庭儿子考取大学。
我非常高兴,为儿子结对帮扶家庭的儿子考取大学感到高兴,为我的儿子的所作所为感到高兴。我问钱是从哪儿来的。儿子说是他从自己每月的早餐费和零花钱中留余下来的。
听儿子这么一说,我更加感到高兴,留余精神已在儿子脑子里扎根,儿子用实际行动传承着留余文化的光荣传统。
我在农村出生长大。我的老家是应城团山村,地处深山,偏僻落后,但老家乡亲们历来是遵循孔孟,奉行孝德,勤劳善良,执著进取,邻里和睦,民风淳朴。特别是受留余文化的熏陶,留余思想在我的老家广为流传,深入人心。
1958年全国各地农村大办食堂,大队干部决定按照男女老少各人口粮标准下米,定量打饭,计划用粮。可是中途有几个年轻刺头挑事,喊着要学习外地食堂经验,吃饭不要钱,敞开肚皮吃。大队干部坚持守住食堂阵地,坚决反对铺张浪费。没过多时,外地好多大队食堂办不下去,仓库里存放的口粮被吃得差不多了。周边几个大队的食堂管理干部跑到团山大队取经,听到团山的做法,简直是羡慕不已,后悔莫及。
到了下半年,不知从哪里刮来一股歪风,人们嚷嚷着要跑步进入共产主义,好多地方成熟的稻谷烂在田里没人收割。团山大队坚决顶住不正之风,迅速组织社员群众收割田里成熟的稻谷,颗粒归仓,无一浪费。
第二年春上外地闹着粮荒,团山大队的社员每月都能分到基本口粮。大队干部决定,引导群众节约用粮,适当挤出部分粮食上交公社,用以救济孤寡老人和少数粮食特困家庭。
这件事情对团山干部群众影响深远,在以后的岁月里,乡亲们更加注意勤俭节约,留余粮食,说话办事也都做到留有余地,和中适度,恰到好处,从长计议。
我母亲大字不识一个,但她深受传统留余文化的影响,精打细算,勤俭节约。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国家物资匮乏,人民群众生活物资凭票供应,特别是猪肉更为紧俏。我家每年给国家缴售一头一百五十多斤的生猪任务,国家返给我家十五斤肉票。母亲总是把肉票留着,等到年底就去公社食品所买肉回来腌制腊肉过年。就这十多斤腊肉,既要让家人过年解馋,又要招待拜年的客人,还要按紧掐数,留余几斤。
俗话说,不当家不晓得柴米油盐贵。我家人口比较多,母亲作为家庭主妇,在长年累月的生活中也是精打细算,勤俭节约。每天装粮煮饭母亲总是用两个粮具,一个是升子,一个是缸子,升子从米缸里装出来的米是一天全家人的生活口粮,然后从升子里装出一缸子四两米出来,留作余粮,天天如此,从不间断。
有一年春上青黄不接,到处闹着粮荒,公社发放的救济粮也是杯水车薪。为了战胜粮荒,公社派出检查组到各地检查群众生活问题。公社检查组在我们大队查看了半天,转到我们生产小队正好到吃午饭的时候,父亲是小队队长,大队陪同干部就安排检查组一行在我家吃午饭。母亲是个讲体面的人,她拿出几斤平时每天留余节约的大米煮了一锅白米饭,把平时全家人不舍得吃的腊肉给每个人蒸了一块,检查组一行包括陪同大队干部在我家吃到大米饭和腊肉,高兴不已,喜出望外,特别是吃到香喷喷油腻腻美滋滋的腊肉,口齿留香,更感惊奇。问明情况后,公社检查干部连连点头,赞不绝口,只夸我母亲留余家风严实,勤俭节约做得细做得好做得牢。随后,我们大队被评为勤俭节约先进集体,我母亲被评为勤俭节约先进个人。
起初我也弄不明白,为什么留余文化在人们思想意识和行为规范中产生那么大的影响?读高中时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班主任那儿看到一本资料,这才知道留余文化是源于南宋名臣王伯大的《留余铭》。班主任告诉我说,留余文化倡导平衡共赢、因时而变、兼济天下、让利于民,浓缩了中国传统文化哲学的精髓,所以老百姓深受其影响。
穷人的孩子早当家。这句话我深有体会。读高中时,我总是提前在学校附近集镇上找活,周末我就帮人家做临工,赚两块多钱做生活费,而在星期六晚上走二十多里山路回家拿米。1977年我考学进城读书,每年暑假我都是在外做临工,赚钱贴补上学生活费的不足。
毕业后我进机关当了国家干部,每月工资几十块,我总是挤出一点钱存起来,以备急需。有一年一个地方发生特大洪涝灾害,单位号召职工捐款,我捐出二百元,花光了我所有积蓄。随后工资不断地增长,我更是存钱不误。后来老家村里修建小学、铺修村级道路、母校中学扩建等等,每次我捐款两千三千不等,都是从个人积蓄中开支。
儿子从小我就培养他勤俭节约的良好习惯,不随便给零花钱。2001年起在北京上大学的几年,每月家里给儿子500元生活费,按照当时北京大学生的生活水平,应该是不多不少。有次班上组织向灾区捐款,儿子一下子捐出500元。后来我知道后问他钱是从哪里来的。他说,他平时每月从生活费中节约一点,正好留余500元,他就全部捐了。
厚德载物,留余传家。我辈坚信:如今早已是多元化社会,留余文化更应大力弘扬,极力推崇,以史为鉴,见贤思齐,严以修身,廉洁自律。
06
人生何处不留余(散文)
浙江 龚远峰
“留余”,简而言之,就是留有余地。细品可以看出,这是儒家“财不可露尽,势不可使尽”的中庸思想的集中体现。
在古代,有这样一句话:“君子如兰,贤德如玉。”将最为美好的两种事物来比喻有德行的人,不能不说是代表了人们美好的愿望。
古人早就意识到了这一点,主张不能“竭泽而渔”,军事上“穷寇莫追”,在为人处事上“得饶人处且饶人”。想一想,其中不无道理。我们日常所说的“月盈则亏,水满则溢”,还有“真理再向前一步就是谬误”,岂不都是留余文化的具体反映?
历史的发展可以孕育出世间的英雄,这种英雄历来就有着这样两种:一种是以暴力称雄的,如凯撒、拿破仑;一种则宁死不能屈从于别人的奴役,从而以暴抗暴,如斯巴达克思,玻利瓦尔。前者追求王冠和权杖,英雄的声名是建立在这上面的,后者唯存在于英雄主义行动本身。还有一种人,除了思想和声音一无所有,因为无力抵抗,只好任由法律,剃刀和大棒的驱逐,或者自动逃亡,此即所谓流亡者。
为了众人的福祉与独立的信仰,流亡者们宁愿担受亡命的厄运,也决不肯做顺民,更不用说颂扬暴政了,在辗转流徙之中,始终保持着心的反抗,倘使没有几分英雄主义是不容易做到的。
在现代的我们眼中,朝代交替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没有什么东西可以千秋百代地持续延续。所以一种奇怪的理论出来了:交替也就交替了,抗争个什么,那么昏庸的皇上,一个将亡而未亡的国度,从历史的角度看,百姓应该乖乖认命,由着入侵者的铁骑踏破珍爱的故土。
古人所倡导的“留余”,其含义丰富深广,已经远远超越了商场秘籍的境界,堪称极为精妙的人生哲学。这种留余哲学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四让”,即让巧于天、让禄于国、让利于民、让福于后。因此,留余文化在中原、在很多地方已经逐步成为一种共识、一种行为准则。已故的国学大师南怀瑾先生,对留余文化“一生犹欠诗书债,万事终须留有余”的评价,更是道出了“留余”二字的深长意蕴。
兰花的花道是那么细致,要挑选花小色洁,只有一个蓓蕾的。而没有杂色的洁白的花朵,是被看成了最清高也最富有色彩的,犹如古代的君子。然后,就如必须让蓓蕾披上露水。用几滴水珠湿润它似的,而若是好的成品,更是会给人:一种富有日本藤花的情调:娇媚且有女性的优雅,试想在低垂的藤蔓上开着的花儿在微风中摇曳的姿态,而羊脂般的美玉显得又是多么纤细娇弱,彬彬有礼,脉脉多情,又若隐若现地藏在阳光下,仿佛懂得多情善感似的。
而玉也需要大师的手艺来做成具形体的实物。所以在这为人喜爱的事物背后,或许还有着它的过往主人们的不为人知的故事吧。
古人说,“人生识字忧患始。”一戴上知识分子这顶高帽子,忧患就开始向你奔来。纵然在这些年里,没钱没权的知识分子被人所看轻。但几千年的历史可以证明,中国知识分子们最关心时事,最关心政治,最爱国了。十年动乱里,知识分子们没有绝望,没有放弃;改革开放的春风吹动时,知识分子们又是最早感觉和发现,新的机会。“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不管这句话的原型是什么样子,反正它真实而淋漓地表达了中国知识分子们的心声。
著名学者汤勤福曾说,从历史发展的实际状况来看,任何一种历史变革从其应运而生的那一时刻起,就已经包蕴着自身难以逾越的历史局限和导致异化的解构性因素。突然在想到屈原,想到那些忠诚的亡者时,我顿悟大约这就是历史发展的一种悖论。而作为这一变革活动的参与者或将其目标的实现视为安身立命之希望的人,如果他们同时又是一个作家或诗人,那他对历史局限或异变的反思和感受,就必然具有极为独特而深刻的人文性内涵。
战争是人类的基本活动,本质上跟人类的谋衣谋食以及文化装饰并无不同,甚至就是这些活动的一部分。原始的初民状态,部落居民对不同物种下手叫做狩猎,对自己同类的抢劫叫做战争,其实目的是一个,都是为了让自己活着。所以我们今天看原始的文化遗址,每个聚落都有深沟高垒,甚至城墙,防谁?恐怕主要是同类。从事农耕的民族如此,游牧民族或者游猎的民族更是变本加厉,因为他们没法子像农民一样储粮备荒,一有灾害,非行劫掠不能活下去,如果摊上了大面积的灾害,那只好结起伙来南下找种地人的麻烦,于是有了从东到西,欧亚大陆上游牧文明和农耕文明之间几千年的战争。虽然跟农耕人比起来,游牧人没有什么兵书战卷留下来,估计当初人家就没有多少心思去写,游牧人的仗却打得比农耕人好,真正会打仗的人,是不写,也不会读什么兵书的。除了汉与唐两代的部分时段,在历史的多数时刻,农耕的汉人都是居于守势的,反反复复地修长城,修城墙,修村子和寨墙,躲在墙后面探头探脑,还往往守不住。
在日常生活中,讲一点“留余”,就能做到“前半夜想想自己,后半夜想想别人”,少些私心杂念,多些体恤他人意识,多些公德意识,多些奉献社会意识,逆而不馁,顺而不骄,贫而不卑,富而不淫;在职场上多一点“留余”,就能做到少些急功近利思想,少些勾心斗角,多些稳扎稳打,多些换位思考,方能纵横捭阖、游刃有余;在商业经营中学一点“留余”,“能赚十分的钱,自己只拿九分,留一分给别人赚”,少些尔虞我诈、弄虚作假,多些诚信守法、厚德润民,资源共享、合作共赢、以质为本,岂能不财源滚滚?
那些炽热的闪耀着光芒的诗句,浪漫、悲壮,并带着些许忧患,爱国的情感如一面旗帜,在怀念故土的情愫中高高飘扬。
天边的晚霞在那秋风中渐次推动,于远方的尽处与火色原野连成一线。天地交接处是马蹄若雷,刀枪的冷光全映成了一片。
诗人们,遭到恐怖和死亡的追逐而栖无定所,却始终忠实于大地与人民,虽然在实力悬殊的斗争中,表现出极度的高傲与勇敢,而在人民的面前仍然显得那么谦卑。他们在黑暗中摸索着前行,坚定而执著,即使连最亲昵的人们报以冷漠、误解甚至仇恨,一样不予规避,直到最后把自己牢牢钉死在现实的十字架上,这就是优良人格的神圣力量。
神背弃了他,他自己来拼凑凌乱的天,缺失的碎片用血去填。
血流干时他倒下,她已唤着他的名毁了誓约,他来不及反对便再回不去从前。
只有拾起脚边的刀。任那锋映过眸。
刀锋、孩子、寂寞——与侠客无关沙漠流淌过你的眼睛,目光缱绻,终于稍纵即逝。无处归去的荒草被沙砾掩埋。墓碑是海浪的形状。
我期待着,空气干燥到迸裂时,你的笑声会理所当然的擦身而过,一去就是万里仓皇。风绷着僵持不下的脸。我隐约悱恻。
有寂寞至极的孩子,于是神便赐予他们微笑掩饰。
黄歇的情绪随着歌姬的舞剑而高亢起来,潺潺流水掷地铿锵,满院梨花纷飞乱舞,透着月光变得洁白晶莹,仿佛被朔风狂卷的乱雪。
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
“留余”并不深奥,但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时代在变,世界在变,“留余”思想也在不断发展中传承着,并随着时代的发展注入新的内涵。
玉是以雪月花时最怀友为它的基本精神,是有着花的艳丽雪的洁白月的皎洁这三个特点的,宛如诗人将对人生的感悟用雪月花时最怀友的诗句来简洁地表达了出来。同样是门艺术的玉的雕琢,当大师级的工匠看到雪的美,看到月的美,也就是四季时节的美而有所省悟时,当自己由于那种美而获得幸福时,就会热切地想起自己的知心朋友,但愿他们共同分享这份快乐。
而以雪,月,花几个字来表现四季时令变化的美,在中国古典文化中这是包含着山川草木,宇宙万物,大自然的一切,以至人的感情的美,有其传统的。我以为这是对大自然,也是对人间的一种温暖,深邃,体贴入微的歌颂,是对人亲切慈祥的内心的赞美。这似乎也成为我在夜晚欣赏自己所珍藏的兰花与美玉的唯一理由。或可以说,由于美的感动,强烈地诱发出对往事的怀念的感情。
如今中国缺少屈原这样自由知识分子的原因,在今天主要不在于生活条件不允许,而在于观念没有转过来,即以为知识用处就在于货于当权者,治国平天下,否则就失去了价值与意义,就只有等而下之去换取物欲的满足,并以这种满足的程度和水平作为衡量知识分子成就的唯一标尺。不过很显然,在历史和现在,总还是有一两个不同的诗人和读书匠,念唱着“路漫漫其修远兮。”而时时刻刻,在上下求索着。
于是,那些经历长久而易碎的事物,就时常可以给予我这样的一种诗感:那种十年未尝不是伤痛,悄悄地来,又悄悄地去,不留一丝声息的感觉,时间的厚积反而换扎成薄薄的记忆,夹进泛黄的书页。静静地俯听岁月时光的流逝。如线条一般简洁而又纤细,怕一不留神就没了踪迹。
中国政法大学吴琼恩教授指出:“我们中国文化要崛起,拿什么东西让西方人服气?‘留余’这个哲学思想就非常重要。什么事情都要留有余地。西方人的理论思想是直线的,我们中国人是曲线的思考,会转弯的,这就叫留有余!我们中国人对自己的文明文化一定要有信心,千万不要学了人家以后,忘了自己的高明。”
或许这一微小易逝的事物身上折射出:自己没有什么可留作纪念的,也不想留下什么,然而,自己死后大自然仍是美的,而这种美的大自然,也就成了自己留在人世间的唯一的纪念吧,这样一种博大的思想。
大概也是这种心灵使在长期内战的荒芜中的人们得以继续生活下来的吧,而在这些美好的事物中当然是少不了一方美玉和对楚的思念了。
入围奖作品连续选登,敬请期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