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广西柳州市柳江区百朋镇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着重抓“非遗”文化建设、乡村治理、产业发展,促进各族群众交往交流交融,让民族团结之花在百朋大地绚丽绽放。
【资料图】
“非遗”传承 弘扬文化
6月14日,在百朋镇新圩场的海洋鸟笼产业基地,厂房里传来机器的轰鸣声,工人们有序地忙着切割、穿插条、安装等,经过多道程序精致雕刻,一个个独具特色的鸟笼成品就制作出来了,销售主播则通过抖音平台不停地向粉丝们介绍鸟笼的特点,整个厂房忙碌而有序。
据基地负责人梁海洋介绍,新圩场的大部分居民来自周边村屯村民搬迁进来,形成了居民聚居点,鸟笼制作的手艺是他们祖祖辈辈传承下来。于是,他便发动周边居民制作鸟笼,增加收入。
随着基地的不断扩大,由传统的纯手工升级为半机械化加工,生产方式由家庭作坊走进微型创业园,也吸引了周边不同民族的群众进厂务工,促进不同村落的群众互相交流,基地目前年产值约8000万元,解决了周边约300名群众的就业问题,而他本人也曾获得自治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柳江壮族竹编技艺代表性传承人荣誉。
乡村治理 宜居宜业
“花真美,我们一起拍个照吧!”在和村庄园,游客正在“打卡”赏花拍照。五颜六色的波斯菊,干净整洁的村道,风格多样的“和”元素文化墙,花草满园的农家小院,悠闲自在的生活展现眼前。
和村屯以壮族和汉族居民为主,为打造以和为贵的村庄,经过村集体商议,以人居环境整治为抓手,党员带头、群众跟进,通过出让闲置土地和房屋,拆掉围墙,栽花种草,对可利用的闲置边角地进行绿化“微改造”,建设宾馆酒店、烧烤场、儿童乐园、农家作坊体验区等。除此之外,该村还充分挖掘本村的传统文化并传承,在传统节日举办各种活动,将各民族人心凝聚在一起,推进乡村治理共同治理,让美丽乡村更宜居。
“我们和村各个民族的兄弟姐妹都非常团结,通过努力,这些年取得了一定的成绩。接下来,我们将开展和村善德孝心文化传承,让我们村民的生活越过越好。”和村庄园运营管理中心总监韦海浪表示。
文旅融合 产业富民
蓝天白云下,荷花摇曳生姿,荷塘景色秀美如画。百朋荷苑的荷花已经进入盛开期,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观赏游玩。该景区将民族团结元素融入其中,设置民族团结宣传标语,引导周边各民族群众充当景区志愿者,以民族团结促进旅游产业发展,打造万亩荷海。今年,双季莲藕种植面积4.2万亩。
“除此之外,我们的游客中心展示厅还展示了各民族的特色农副产品,游客到这里游玩的同时还可以品尝、购买我们的特色产品,享受不同民族的民俗文化并宣传出去。”百朋镇党委委员、纪委书记覃守导说,下一步,百朋镇将积极创建争取创建自治区民族团结进步示范镇。
百朋镇依托文化底蕴和良好生态环境,发展各民族文化特色产业,增强各族群众“中华民族一家亲,同心共筑中国梦”的思想情感和文化认同,民族团结氛围深入人心,带领全镇群众在共同致富的道路上走实、走远,有力推动乡村振兴。(王海力 覃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