刚刚过去的五一小长假期间,上海共接待游客1564.9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88.97亿元。在全国各地旅游都开启“人从众”模式之时,上海荣登旅游目的地、客源地“双榜第一”。亮眼的数据无疑昭示着,文旅融合正成为上海都市新消费的“引爆点”。
(相关资料图)
杨建正 摄
今年的五一小长假,对于疫情之后文旅市场的复苏重振而言,具有特殊意义。数据显示,五一期间全国国内旅游出游人次、国内旅游收入等指标,均已恢复甚至超过2019年同期,文旅产业发展势头强劲。这其中,上海文旅市场的样本,可以一看。
就在5月1日当天,苏州河中山公园码头正式投入使用,这是苏州河水上航线的第五座投入运营码头。近年来,上海谋篇“一江一河”,将最好的风景与资源留给人民,除了在岸上看风景,又多了“悠游苏州河”航线的水上视角。乘船轻轻驶过苏州河,感受都市时光如河流一般慢慢流淌,当一个桥下的“落日收集者”,逛一逛岸边的宝藏咖啡馆……有人称赞,这样的惬意程度不亚于塞纳河畔。
王凯 摄
同样在五一,位于青浦的蟠龙天地正式对外开业。这里有江南记忆,“蟠龙新十景”诗情画意,粉墙黛瓦的水乡风貌宜古宜今;这里有自然美景,户外马场、宠物公园等,带来充满活力的户外体验;这里有摩登消费,近20家上海首店、超过60家区域首店接连进驻。集文化、自然、商业为一体,昔日城中村成为“公园里的新天地”,仅3天时间揽客已超50万人次。
探索新场景、丰富新玩法的同时,还离不开高品质内容的支撑。
五一期间,上海策划推出重点文旅活动和产品300余项,营造出高品质、高颜值、高能级、全天候的城市观光休闲度假环境。例如,上海博物馆的“从波提切利到梵高——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 成为火爆的现象级大展,观众超40万,五一期间特辟假日夜场。而以演出市场为例,“现代戏剧谷”“时代交响”“名家名剧月”等活动让亚洲演艺之都上海全城有戏,吸引本地以及全国观众纷至沓来。
李铭珅 摄
文旅产业既要“流量”,也要“留量”。如何延续好这波消费热度?不妨先来看一个嘉年华预告。
就在本周日,英国国家美术馆珍藏展的最后一天,上海博物馆将举办“今夜无眠·上博十二时辰艺术嘉年华”活动。这是上海博物馆建馆以来首次全天候开放,将24小时不打烊迎接观众,还会同步在馆内举行音乐会、艺术市集、文创促销等一系列活动。一个老牌博物馆,能有如此魄力与创意举办不眠的艺术狂欢,着实让人耳目一新。也可见,文旅市场的复苏重振,不能只是简单的回到过去,而应不断推陈出新、点燃热情。
文旅产业是大产业、大民生、大展示,是流量型城市的入口,也是服务型经济的引擎。许多人期待,上海国际旅游度假区新建区、乐高乐园、金山滨海、“浦江之心”等高能级旅游度假区正待“上新”。更重要的是,要从上海最有资源、最有优势的地方出发,把更多都市资源转化为文旅资源。例如,“一江一河游览”“建筑可阅读”“演艺大世界”“海派城市考古”……都市里的一砖一瓦一草一木,都能成为风景。
让美的追求、高的颜值、暖的表情处处可见,这正是城市魅力之所在;唯此,才能变“流量”为“留量”,让广大市民游客心向往之,近悦远来。
新民眼工作室
作者 | 杨洁
编辑 | 顾莹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