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一 PART I 楔形文字是骗局,巴比伦在海中央
笔者按
世人皆知中国古代对于人类最大贡献是四大发明。其实这个说法遗漏了中华文明一个同样重要、甚至最重要的发明——钢铁。西方伪史声称是位于土耳其的“赫梯文明”最早发明了铁。中国学界主流皆认同此说,盛行“青铜西来说”,“冶铁西来说”。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证明赫梯人发明了铁,并不是在那里发现了多少古代铁矿遗址、炼铁炉和铁器(除了一把“陨铁匕首”),而是基于一些泥板文字。是这些刻在泥板上的楔形符号说,赫梯人使用了铁器。
基于泥板楔形文字,可谓泥巴捏的赫梯铁器文明。同样基于泥板楔形文字,也可谓泥巴捏的两河文明。
而事实上,泥板楔形文字就是一个荒诞无稽的学术骗局。绝没有埋在地底下数千年而不化的泥板,也没有任何可能释读4-5千年前的楔形拼音文字。
《汉书·西域传》明确说:“自宛(大宛,乌兹别克斯坦)以西至安息国(波斯)……不知铸铁器。”波斯阿拉伯和西方长期没有铁,缺铁。因为那里没有技术获得冶炼铸铁(生铁)所必需的1200度以上的高温。直到15-16世纪,中国依然向波斯阿拉伯地区出口铁锅(铸铁)等铁器,甚至可以说有一条中国输往阿拉伯西方的“海上铁锅之路”,直到中国的钢铁冶炼术传播到西方为止。
赫梯人视铁如金,铁像金子一样贵重。但这种“黑金”是中华民族所发明。
赫梯铁器文明是一个彻头彻尾的虚构。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项伟大发明。
再次邀请大家以图证史,以图辨伪。
之一:泥板楔形文字是骗局
之二:赫梯文明哈图沙遗址是现代伪造
之三:钢铁是中华文明第五大发明
之四:海上铁锅之路
01没有埋地下数千年而不化的泥板
赫梯铁器文明的根本依据是泥板楔形文字。先来看看这泥板文字究竟是什么东东。
文字是一个民族进入文明的标志。没有文字,就不能算文明。
西方为了虚构自己的“古代文明”,煞费苦心地虚构“古代文字”。一番神操作,西方竟然想出了用泥巴捏的小板块作为文字载体,所谓“泥板”(Clay tablets)文字。
1849年,英国人在伊拉克北部,亚述的尼姆鲁德,挖到了一个泥板图书馆,史称“亚述巴尼拔图书馆”,出土30000多块泥板。
1887年,在上埃及阿马尔纳(Armana),一位埃及妇女在地里劳作时挖到一个地窖,出土了382块泥板“阿马尔纳信件”。
1906年,德国人在土耳其的赫梯首都哈图沙,挖出了30000多块泥板。
1933年,美国人在伊朗波斯波利斯附近挖到50000多块泥板。据说已总共挖到40多万块泥板!
泥板楔形文字起源于两河流域的南部,古巴比伦南部苏美尔地区的乌鲁克(Uruk)(图1)。西史称,乌鲁克在西元前3400年就出现了泥板文字。由此,苏美尔领衔的两河文明,比西元前3000年有象形文字的古埃及文明,生生领先更古老了400年,成为“人类最古老的文明”。
但这个建立在泥板文字之上、用泥巴捏的两河文明,以及同样是泥巴捏的赫梯铁器文明,终究像泥一样不坚实。
所谓泥腿巨人,就是说泥腿一碰就碎,轰然倒地。煌煌“人类最古老的”两河文明,包括这个发明铁的赫梯文明,就是泥腿巨人。
两河楔形文字当然也有少数是刻在石头上,但绝大多数是刻在黄泥做的泥板上。而泥板事实上根本就不适合作文字的载体。
中国最古老的的文字甲骨文,是刻在龟壳、牛骨等动物骨头上。刻虽不易,但经得起岁月的磨蚀。后来有金鼎文,印刻在铜器上。再后以竹简、木简、丝帛和纸,作为文字载体,都比较持久。
而西方的文字载体,莎草和羊皮已经很不靠谱(植物莎草片容易脆化,羊皮会生物降解),这、这、这用泥板来刻字,真是亏他们想得出来。
这种泥板楔形文字分布区域极为辽阔:从苏美尔诞生,向东传到伊朗(埃兰),向北传到亚述和赫梯,再沿地中海东岸南下,直到埃及(图2),横跨亚非。
注意赫梯在哪里
咱们来看看楔形文字泥板长什么模样。
先看两块最古老的泥板。西元前2250年,就是说4000多年前,巴比伦的阿卡德国王和古波斯埃兰国王,两个君王之间签了一个和平协议(图3-左),竟然刻在泥板之上。看得出,纯粹就是泥,尽管泥质比较细腻。用泥板来签署两国之间的和平协议,是不是很不严肃?几乎等于说,这样的和平协议说破碎就破碎喽。
还有用泥板刻的国家法典。有一块在20世纪20年代才新挖出来的《乌尔纳姆法典》,据说比汉谟拉比法典还要古老,是人类最古老的的法典(图3-右)。需要万民严格遵守的一国之法,如此庄重的文件竟然也是刻在泥板上,碰一脚就碎了,简直开玩笑。
泥板也可以用来写信(图4),长见识了吧。这两块泥板都是信件,尤其右边那块,就是著名的埃及“阿马尔纳信件”(letters of Amarna)其中一块。这是巴比伦国王写给埃及国王的外交信件,是一封国书哦。
这泥巴块块与中国人写信用绢帛“尺素”或用纸笺比起来,实在是太沉重了一点。而且从巴比伦到埃及,路途遥远,邮差驿使怎么长途运送,难以想象。
泥板还可以用于记录私人档案(图5-左)。
有一块饼状泥巴更神奇,是一幅星象图(图5-右),上面标示的竟然是西元前650年1月3-4日在尼尼微这个地方看到的星象!时间多么精确,精确到某日,但材料又是多么不坚固,是泥……泥巴块块的用途简直与纸张没有什么两样。
咦?这些泥板怎么很有点像饼干,像饼,令人很有食欲。
据介绍,泥板楔形文字都是趁泥板潮湿状态,“用芦苇或木棒削成三角形尖头”,在上面刻字,然后把泥板晾干……
也有一些泥板说是被莫名其妙的宫殿大火烤干,但绝大多数泥板都是自然晾干。
这些泥板,据说在地底下埋了5000多年,坚强抵御了地下的潮湿和地上雨水,依然没有松化为泥,焕然如新。这符合物理常识么?
需要强调的是,这些泥板的粘合完全是靠水,没有加入特殊的胶,也没有烧烤陶化。只是用普通的水,用水和泥,趁湿刻字,自然干结成块。这样的泥板牢么?物理常识告诉我们,在塑料袋和橡胶布发明之前,地下空间做不到完全密封。这样的泥板在地底下,必然会受潮。不用多少时间,就会酥化成泥。
来看一段百度伊拉克(两河流域)降雨量:“年平均降雨量由南至北为100至500毫米,北部山区达700毫米。”伊拉克南部干旱,姑且不论。伊拉克北部,就是发现大量泥板的“亚述地区”,还是有相当降雨。
再看土耳其“赫梯地区”的降雨量:“峡谷地区全年降水量600至 800毫米,沿海地区全年降雨量为500至700毫米”……
就是说,在亚述和赫梯这两个盛产泥板文字的地区,并非干旱无雨,而是有相当的降雨量。这些雨水必然渗透到地底下,以地下水或潮气,化解这些泥块。
曾看过一个故事,美国人将一辆豪华汽车仔仔细细用油布包好,采取了最细致的防水防潮措施,埋入地下50年。50年后,本来期待看到汽车依然完好铮亮。结果打开油布,汽车已锈迹斑斑,彻底报废……
因此,这些泥板小块在土耳其和伊拉克北部的潮湿地底下埋藏,不管封闭在什么地下空间或图5的陶罐(盖子不可能绝对密封),不要说5000年,就是500年也熬不过,一定会受潮松散化解,重新化为泥土!
泥板埋在多雨地区的地下不受潮,历数千年而不化,只能是一个骗人的神话。
02 泥板根本无法实用。
首先,写字麻烦。要趁泥板还是潮湿时才能刻写,沾一手泥巴,脏兮兮不斯文。
第二,不牢固。因为是泥质,湿或干,刻上去的字母很容易碰掉,磨损。用泥板来签定国与国之间的条约,根本是笑话。把泥板用作铭记君王伟大功绩的丰碑,更是笑话。如伟大威武的亚述王萨尔贡二世,打了第八次战役,取得辉煌的胜利,本应用坚固不可磨灭的方式记下来,传之永久。结果却是记录在一块泥板上(图6-左),非常不严肃。
还有一个滚筒泥柱,记录萨尔贡二世建造都城的功绩(图6-右)。稍过一些岁月就字迹漫漶,简直嘲笑寡人。用泥板记,还不如不记。
用泥板来做字典或者教材,更是滑稽。比如尼尼微图书馆中有一块列出苏美尔-阿卡德两种文字同义词汇表(图7-左),还有一块是算命先生用的教材(图7-右)。字典和教材,是日常要拿来用,要耐磨。这泥板怎么反复使用?
有一块泥印章,记录的是苏美尔人在西元前3000年就喝上啤酒了(图8-左)!文字符号中并没看出啤酒杯。一般印章需要牢固。用泥做印章,有些呵呵。
第二,通常的泥板面积都不大,写不了多少字符。如果要写一个文学作品,讲一个故事,抒发一下情感,得要用多少泥板?据说尼尼微的亚述巴尼拔图书馆,有12块记录人类最早的史诗《吉尔伽美什》的泥板,共3500行,成形于西元前19世纪。
吉尔伽美什是古代苏美尔的乌鲁克国王,史诗就是描写他的故事。1872年,英国人乔治·史密斯(G. Smith)成功破译了其中第11块泥板(图8-右)。据说是描写巴比伦的大洪水,印证了圣经传说,构成圣经大洪水故事的原型。但用十几块泥板来记录几千行字、内容天马行空的文学作品,装得下么?在我看来,这件事本身属于神话。
第四,泥巴块块占体积,易碎,非常不适宜于携带。据说巴比伦人可以用泥板来通信。比如阿马尔纳的外交信件,从巴比伦写给埃及,几千公里。如何带十几、数十块泥板上路?万一路上遇到雨怎么办?
还有,小么小儿郎,背着书包上学堂。带几本印有几万字的纸质书,小儿完全没问题。若是带几万字的泥板,恐怕一个大人都搬不来,且不说如何把几十块泥板放进书包、又不互相碰坏……不敢想象。
好友黄忠平(生民无疆)写过一篇“子虚乌有的泥版文书……”的博文,很是替巴比伦的小学生上学、文人官员出行担忧。他很幽默:巴比伦小朋友要带上中国小学课本一半内容教材去上学,至少要搬100块砖(图9)。读书人出门带书,官员给朝廷上报文件,也得搬运几千块土坯砖。所以读书人和官员出门,都得有个拉砖的车队。泥砖压不得也颠簸不得,只能带一队挑夫……比喻有些夸张,但泥板“书”不便携带,却是千真万确。
第五,泥板不便于集中存放。尼尼微号称有一个3万多块泥板的图书馆。人们难以想象,这么多松脆怕磕碰的泥板,是如何堆放在一起?泥板之间是用什么软材料隔离?更别提,这么多块泥板埋在地底下,是如何防潮而保持干爽了4-5千年?
第六,直接的逻辑否定:既然在亚述尼尼微挖出了巨大的石刻人首翼牛雕像和萨尔贡二世的石刻浮雕,说明已经有了钢铁凿子和石材,那么完全可以把法典、史诗、萨尔贡二世的丰功伟绩等刻在石碑上啊,怎么会用泥板去记录这些重要文件?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哑口无言了吧?
03 楔形文字鬼画符不可能释读
楔形文字现被西方被指认为“世界是最古老的文字”。它最早是由巴比伦南部的苏美尔人发明,阿卡德人加以继承和改造,形成一种独特的文字体系,然后向四方传播。
据称这种文字开始也是象形文字,后来就转为拼音文字。而且这种拼音楔形文字还不是单一一种,而是分为好多种。比如相邻的苏美尔和阿卡德早期文字,据说就很不一样。北边的赫梯与东边的波斯楔形文字又据说是属于“印欧语系”,发音不一样。尽管如此,这种楔形文字仍然是古代两河流域和西亚大部分地区的唯一通用文字。
这种文字在所有的阿拉伯史籍中毫无记载。
它神秘地在西元前3400年出现,大流行,然后在西元元年前后,神秘消失……
楔形文字就形态而言,是一种极其杂乱无章的文字。除了字迹都是钉子形,所谓楔形,统一一致,其余没有什么统一的特征。在同样的楔形文字形态下,包含了不同的语言,同一种语言又有早期后期不同,还有极其混乱的表音符号……
表面上说楔形文字含有象形和表意,但只是虚晃一枪。实际上楔形文字从一开始就不怎么象形,然后很快就“简化”,变成既不象形又不表意的符号(图10)。
从图中可以看出,楔形文字极其繁复,比中国的繁体字繁多了。该图标题是象形符号“简化图”,但怎么看怎么觉得是更加“复杂化”。比如“人头”,开始还看得出是人头,“简化”后的巴比伦文和亚述文根本看不出是人脑袋。
中文的“人”只有两笔。而那个楔形文字的“人(男人)”太复杂了,可谓“超级繁体字”。由此可以质问:为表达一个简单的意义,要刻如此繁多的笔划,这还是一种文字吗?
再来看楔形文字的数字(图11),笔划也非常繁多。这59已经要刻几十下(数不清),要来个89或109,怎么刻?怎么用这些数字来一番加减乘除?据说两河文明已发明了一种“太阴历”,怎么计算百千年的天文星象周期?……不敢想象。同样一问:用如此繁复的符号来表达一个简单的数字,这还是一种数字符号吗?
这样繁多细密的笔划要刻到泥板上,泥巴捏的泥板,怎么刻?楔形配泥板,真是绝配——绝望的绝。
楔形文字基本是拼音文字。据说有14个辅音和4个元音。使用楔形文字的语言已经好多种,更灾难性的是,其标音符号也不一样!
随便搜索一下,就有三种不同的楔形拼音字符(图12、图13)。三个字母表上的第一个符号,长得完全不一样,但都发a的音。再如c的音符,三个字母表也全然不同。尤其表格(1)的字母c,笔划非常复杂。这样的东东,还是拼音字符么?
用这样形状的辅音与元音符号组成一个音节,再与别的音节组成一个单词,再进一步用这个单词与别的单词组成一句话……其复杂,不敢想象。
更有甚者,据称楔形文字中有大量“同音异义”(homonym)词和“同形异义”(homograph)词。初一听,简直让人抓狂。继而一想,嘿嘿,那不是给了解读者,大开了任意解释和胡乱解释的方便之门么!发音差不多的符号,你可以说成是别的意思。形状一样的符号,你也可以说成是别的你想要的含义。
来看这5组楔形文字符号(图14)。每一组符号,字形一样,竟然有4-6种完全不同的意思。而且,每个意思都是正确的。
那已不是在释读,而是巫师对着乌龟壳裂纹在占卜。
这意味着什么?这意味着对这些钉子形符号,人们想说它是什么就是什么意思。泥板楔形符号本来就不统一。基本上就是,你“破译”了什么就是什么。所以才会有“惊天考古发现”,出土5千多年前的法典,史诗和信件等。
百度对楔形文字是这样介绍:“在其使用的约3000年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文字一般都是越使用越多,而这楔形文字却越使用越少,符合文字演变的一般规律么?
鬼画符的楔形文字,释读属于痴人说梦。
但这样的鬼画符,后来竟然被德国和英国两个毛头小伙破译了!
1802年,德国哥廷根一位27岁的中学教师格罗特芬德(G. F. Grotefend)一次喝酒,与朋友打赌,一定要破译尼布尔从波斯带回的楔形文字。嗨,真地破译成功,打赌赢了!他辨认出眼前的楔形文字是一种古波斯文,从左到右书写……神迹啊!
1835年,一位驻波斯的25岁英国小军官罗林森(H. C. Rawlinson)研究起楔形文字。他研究的是他发现的刻在伊朗西南部克尔曼沙汗省一块山崖上的“贝希斯敦铭文”。1838年成功破译了石刻铭文的楔形文字。据称石刻是用古波斯文、埃兰文和阿卡德文三种文字,刻了同样的内容。
罗林森首先是破译出了其中的古波斯文楔形文字。他比照希罗多德的《历史》,看到一个符号反复出现,于是他判定是“王”字。由此释读铭文开头:“我是大流士,伟大的国王,诸王之王,波斯之王,万国之王……”进一步破译出,铭文内容是古波斯大流士一世的纪功文。大流士一世像秦始皇那样一统诸国,功成四巡,巡至这个叫贝希斯敦的小村,抬头一望,此崖甚好,便命人在崖上铭文纪功……
破译出古波斯文之后,罗林森顺藤摸瓜,成功破解埃兰和阿卡德楔形文字。后来这位帝国小军官,摇身一变成为研究两河文明的“亚述学”(assyriology)之父!
故事听上去是否很熟悉?此前不久的1824年,法国青年商博良30多岁,用同样方法,依据罗塞塔石碑上的古希腊文,破解了另两种“古埃及文”。同样的套路。
是两位业余青年破解了人类最古老的两河文明的楔形文字,不亦太匪夷所思乎?
04 楔形文字发源地乌鲁克5000年前断然在海里
证伪泥板楔形文字,还有一条最釜底抽薪的证据:5000年前,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苏美尔的乌鲁克当时在波斯湾的大海里。
我们现在看到的两河,是合并成一条阿拉伯河(图15),注入波斯湾。而早先两河并不合流,直接注入波斯湾。两河最早的入海口是在巴格达北部,两河的细腰位置(图16)。巴格达也是8世纪中才新建的城市,建在两河冲积新形成的土地上。在图16人们还可以明显看出,早先巴格达以南是大海。
图16显示,两河流域上半部和西边是沙漠半沙漠。下半部巴比伦平原,是两河冲积低地。这个巴比伦平原与我们想象的截然相反,一点不肥沃,部分地区有相当的盐碱性,基本不适合种小麦,只能种耐旱的椰枣。伊拉克是全世界最大的椰枣生产出口国。
而且,巴比伦平原属于高温副热带沙漠气候,一年大部分时间都是高温,7-8月气温高达45-50度。
听上去,美索不达米亚,两河之间,土地肥沃啊,盛产粮食啊。但拥有美索不达米亚巴比伦平原的伊拉克,竟然严重缺粮。今天伊拉克大部分、甚至90%的粮食需要进口。伊拉克的主要产粮区是东北库尔德地区。讲这些,是为了破一破我们被长期灌输,两河地区是古代“农业文明”的摇篮……实际上,美索不达米两河流域,根本就不是“农业文明”的适宜之地,更不要说早先巴比伦在海中央。
两河流经沙漠,携带大量泥沙。每年有6000万立方米泥沙填入波斯湾,不断往南增加冲积平原(图17)。图17上曾经的伊朗马赫夏赫尔“港”,如今已成为内陆城市。霍梅尼港也指日可待,很快变成内陆城市。
一些老地图显示,两河交汇合流形成阿拉伯河,不过500多年左右。冲积平原往南推移了170公里。按照这个速度,从两河交汇点到巴格达直线距离390公里,4000年前,巴格达即使不是在海里,也是处在新形成的两河冲积土地上。
苏美尔的乌尔和乌鲁克,是两河文明最古老、最核心、最关键的地方。
西方故事学告诉我们,乌尔是人类最早的城市(百度有曰:“约于7000年前,苏美尔人开始在乌尔建造城市初型并定居……形成系统的城市体系”)。乌尔还创造了人类最早的法典——乌尔纳姆法典。而乌鲁克则是人类最早文字——楔形文字的发源地,还创作了人类最早的文学作品史诗《《吉尔伽美什》(西元前1800年)……
而这个世界上最古老的城市乌尔,发明人类最古老文字的乌鲁克,都离两河交汇点不远。在两河交汇处附近,长期有一个名叫哈马尔的“堰塞湖”,早先就是海。现代伊拉克地图显示,乌尔离这个湖非常近(图18)
两河巨大的含泥沙量,1922年英国人查尔斯·莱纳德·伍莱(Charles Leonard Woolley)伪造乌尔和乌鲁克遗址(另文专论)之时,没有意识到这一点。现在西方人明白过来,不得不承认:两河交汇处以北曾经是大海,早先两河是直接入海(图19、图20)。三幅地图都显示两河交汇之前,直接入海。
那么,两河交汇处附近的乌尔和乌鲁克呢?万幸,乌尔刚好在海岸边,紧濒大海。西方人只能设定,要等乌鲁克和乌尔创造出人类最古老的的文明之后,海岸才南移。
那么人们要问:难道人类最古老的文明,是起源于一片刚刚形成的海滩滩涂上?这好比是问:中华文明是起源于上海?或起源于东海之滨的盐城(早先濒海)?
实在是太荒诞无稽了!
以两河交汇后阿拉伯河形成的速度,算得紧一些,2000年前,乌尔(海拔6米)和乌鲁克(海拔9米)已经是大海。算得宽松些,退一万步,5000年前,乌尔和乌鲁克断然在海里!
呵呵,人类最古老文明的发源地啊!很可惜,呜乎尔…呜噜噜…克,它不仅是泥巴捏的,而且在海里!
泥板楔形文字的发源地在海里,泥板不可能埋地下数千年不化,泥板楔形文字可以胡乱释读……种种理由证明:泥板楔形文字就是一个骗局。
结论是: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两河文明是虚构,同样基于泥板楔形文字的赫梯铁器文明,也子虚乌有。
(未完,之二继续)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