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近日,宁夏灵武林场主孙国友因煤矿开采导致自己承包的林场断水一事,引发了广大网友关注和热议。一开始,众多网友纷纷对孙国友的遭遇表示莫大的同情,将其称为宁夏的“治沙英雄”。不过,转夜之间,网友的矛头开始转向,对孙国友植树造林的真实情况和意图进行了质疑。
如果真的如一开始网友认为的那样,20年如一日地在干旱地区植树造林以改善生态环境,此举绝对是功德无量。不过,经过一些媒体的深入调查,事情好像并非那么简单。笔者经过梳理,认为引发网友“倒戈”的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承包的面积有出入。有媒体就“治沙英雄”一事采访了林场附近的村民,一些村民表示,孙国友并没有按照当时的承包合同履行承诺,种植的乔木林并没有他承包后宣称的有1万亩之多,两者相关不是一点半点。而且据村民反映,很多种植的乔木,都在他居住的房屋附近,同时,在承包合同里并没有明确承包区域的范围,因此在荒地上孙国友可以随意地建起围栏,有的甚至都建到了其他村民的家门口。
二是开采治理的时间。有村民反映,孙国友对外宣称自己是从2003年开始在这里植树造林的,但是在这段时间里,除了在自己房屋附近种植一些速生树种之外,其他区域仍然保持着承包前的状态,上面只生长着一些非常耐旱的沙蒿、柠条等植物,人们放眼望去区域内“绿油油”的植被,并不是孙国友治沙的成果,而是这片区域本来的面貌。
三是种植的树种。孙国友在这片土地上栽种的树木,以新疆杨、速生杨为主,然而这些树的根系非常发达,“吸水”能力特别强,栽种以后需要较多的水存活和维持生长,因此成活后会吸收土壤中的大量水分,周围的其他植物根本竞争不过它,造成“一棵栽种的树成活、其他植物纷纷渴死”的局面。有村民反映,孙国友在种植一棵树后,周边的树、灌木和其它植物全死了,让原本耐旱、固沙能力很好的植物短时间内枯死,导致了更严重的沙化。
除此之外,孙国友种植的新疆杨、速生杨等基本上都属于经济树种,有不少人认为他有通过治沙的名义套取国家补贴之嫌,而有媒体就这些问题向他进行求证时,对方根本不愿意作出回应,这无疑带给诸多网友更大的质疑。生态治理特别是在荒漠地区进行治理,难度很大,投入也很高,但如果按照科学、系统的方法开展,通过一定的时间后效果肯定是有的,我国毛乌素、腾格里沙漠等干旱区如今披上绿装,正是那些默默无闻的治沙者数年如一日辛勤工作的生动写照。
假如有人借生态治理之名,依靠不实的宣传和夸大的数字,来达到获取自己的经济利益这样的目的,这样可以说是玷污了“治沙英雄”这样的名号。但愿经过媒体和有关方面的深入调查,孙国友并不是这样的人!
标签: